当前位置: 2024欧洲杯投注官网-欧洲杯网络平台 > 业界资讯 > 媒体融合 >
这5年,创新驱动发展势头猛 -2024欧洲杯投注官网
图为“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与兴隆量子通信地面站建立天地链路。量子卫星“墨子号”是我国自主研制的世界上首颗空间量子科学实验卫星。新华社记者 金立旺摄
图为有着“超级天眼”之称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工程全景。新华社记者 刘 续摄
图为武汉光谷六大园区之一的武汉未来科技城。园区重点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新华社记者 程 敏摄
从古至今,“创新”是人类永恒的追求。十八大以来的5年,“创新”更是深刻影响中国。这5年,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创新发展理念、创新思维、创新精神等“创新系”词汇,既耳熟能详,又落地生根。
一则,“十八大时间”一开启,惜字如金的十八大报告中,“创新”一词即出现58次,“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成为单独一节,用320字阐述。几天后,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一中全会上,明确要求“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各个环节”。
二则,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新发展理念中,“创新”位居首位,其次是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众所周知,“新发展理念就是指挥棒、红绿灯”。
三则,十八大以来,“创新思维”成为各级干部大力加强的五种思维能力之一。其他四种思维能力是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底线思维。
四则,习近平总书记在国内外的讲话、署名文章中,“创新”一词高频度出现。《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一书中,“创新”出现214次。《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2016年版)》中,“创新”出现190次。
五则,201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高规格印发《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明确提出,到2020年时使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到2030年时使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使我国成为世界科技强国。
六则,地方层面,北京市“四个中心”的城市定位中,除“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外,还立志建设“科技创新”中心。“国家大事、千年大计”的河北雄安新区,要做“全国创新驱动发展新引擎”、“创新发展示范区”。
以上几条,只是缩影。
创新,为何如此受关注?
创新,怎样才能落实?
创新,成果进展如何?
为何创新:决定中华民族前途命运
创新有多重要?为何要创新?
首先,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决定着中华民族前途命运”。
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中,习近平指出,没有强大的科技,“两个翻番”、“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难以顺利达成,中国梦这篇大文章难以顺利写下去,我们也难以从大国走向强国。全党全社会都要充分认识科技创新的巨大作用,把创新驱动发展作为面向未来的一项重大战略,常抓不懈。
第二,创新驱动是形势所迫。
同在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中,习近平指出,从全球范围看,科学技术越来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创新驱动是大势所趋。谈及国内因素,他指出,我国现代化涉及十几亿人,走全靠要素驱动的老路难以为继。物质资源必然越用越少,而科技和人才却会越用越多,因此我们必须及早转入创新驱动发展轨道,把科技创新潜力更好释放出来。
第三,创新能解决发展动力问题。
习近平2015年6月在贵州调研时的讲话中强调,要深刻认识我国经济发展新特点新要求,着力解决制约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大问题。要大力推进经济结构性战略调整,把创新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继续深化改革开放,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习近平强调,把创新摆在第一位,是因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发展动力决定发展速度、效能、可持续性。
他认为,抓住了创新,就抓住了牵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牛鼻子”。坚持创新发展,“是我们应对发展环境变化、增强发展动力、把握发展主动权,更好引领新常态的根本之策。”
第四,创新也是世界的需要。
创新不止中国需要,亚太和世界也需要。2013年10月7日,习近平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的演讲中提到,增长动力从哪里来?我的看法是,只能从改革中来,从调整中来,从创新中来。
他强调,亚太地区应该推动创新发展。单纯依靠财政刺激政策和非常规货币政策的增长不可持续,建立在过度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基础上的增长得不偿失。我们既要创新发展思路,也要创新发展手段。要打破旧的思维定式和条条框框,坚持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要不断提高创新能力,用创新培育新兴产业,用创新发掘增长动力,用创新提升核心竞争力。
“纵观人类发展历史,创新始终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的重要力量,也始终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不创新不行,创新慢了也不行。”习近平说。
如何创新:抓好顶层设计和任务落实
创新,包括哪些方面?
习近平指出,创新是多方面的,包括理论创新、体制创新、制度创新、人才创新等,但科技创新地位和作用十分显要。除强调科技创新外,他还强调,当今世界,经济社会发展越来越依赖于理论、制度、科技、文化等领域的创新,国际竞争新优势也越来越体现在创新能力上。
履新总书记不久,他在广东考察期间,谈到创新的多个层面:我们要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完善创新机制,全方位推进科技创新、企业创新、产品创新、市场创新、品牌创新,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推动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
如何落实创新?
创新是系统工程。习近平指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的工作,需要做的事情很多。最为紧迫的是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快科技体制改革步伐,破除一切束缚创新驱动发展的观念和体制机制障碍。
为此,他曾提出5个方面的任务:一是着力推动科技创新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二是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三是着力完善人才发展机制,四是着力营造良好政策环境,五是着力扩大科技开放合作。
创新要做顶层设计。他强调,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能“脚踩西瓜皮,滑到哪儿算哪儿”,要抓好顶层设计和任务落实。顶层设计要有世界眼光,找准世界科技发展趋势,找准我国科技发展现状和应走的路径,把发展需要和现实能力、长远目标和近期工作统筹起来考虑,有所为有所不为,提出切合实际的发展方向、目标、工作重点。
创新需要方法论。习近平指出,坚持创新发展,既要坚持全面系统的观点,又要抓住关键,以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突破带动全局。他强调,我国科技如何赶超国际先进水平?要采取“非对称”战略,更好发挥自己的优势,在关键领域、卡脖子的地方下大功夫。
创新要重视核心关键技术。习近平指出,要发挥创新引领发展第一动力作用,实施一批重大科技项目,加快突破核心关键技术,全面提升经济发展科技含量,提高劳动生产率和资本回报率。
创新要重视组织作用。习近平强调,创新驱动发展是一个长期战略,也是近期工作重点。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加强组织领导,发扬钉钉子精神,扎扎实实、一件事一件事抓好,努力抓出成效。
创新要关注一些具体领域。如2013年12月20日,习近平在中国工程院一份建议上批示指出,计算机操作系统等信息化核心技术和信息基础设施的重要性显而易见。
创新要关注人才。“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人是科技创新最关键的因素。创新的事业呼唤创新的人才。
成效如何:进入技术创新黄金期
十八大以来,中国创新,成效如何?
清华大学教授胡鞍钢认为,近年来,中国进入技术创新黄金时期。他指出,在已经过去的“十二五”时期,中国出现了技术创新方面的流量与存量的爆发性“双增长”。2016年,中国技术创新势头更猛,实现“十三五”时期开门红。相关数据显示,当年全国发明专利申请受理量为133.9万件,比2015年增长21.5%,继续居世界第一位;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8件,比2015年增长27.0%。
十八大以来,中国在多个领域创造了大量“世界首条”“世界首次”“世界第一”“世界最长”“世界最快”等“世界之最”。如,2016年8月16日,中国成功发射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首次实现卫星和地面之间的量子通信,构建起天地一体化的量子保密通信与科学实验体系。在移动支付、共享单车、高铁等领域,中国处绝对领先地位。
创新创业热情被激活。以大学生为例,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大学毕业生创业率已达到3%,超过发达国家1.6%水平近一倍。不少创新创业者,盯着“供给侧”痛点。北京大学化学系毕业生王胜地发现,去日本的要代购马桶盖,去美国的要代购奶粉和纸尿裤。他“提着大包小包的奶粉和纸尿裤在纽约肯尼迪机场排队托运”时,决定创业做纸尿裤。他用设计创新解决了“纸尿裤太厚”的市场痛点,极薄又吸水的产品,让其品牌在创业圈和市场走红。
地方创新试验如火如荼。近年,一些省区市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形成了具有创新示范和带动作用的区域性创新平台。自贸区建设方面,从上海试点开始,到多地区推广,把系统性的制度创新进行复制。
具体的政策创新层面,如武汉光谷通过“政策众筹”,从“光谷企业样本”中寻找“是否还需要产业政策”、“如何更好地制定产业政策”等问题的答案,在新兴产业政策制定上进行了一次探索。东湖高新区管委会负责人认为,通过“政策众筹”,让市场主体来为政府建言,可以更加科学地配置政府资源,让真正创新创业的企业享受到“政策红利”。这只是地方政府政策创新的一个缩影。
全球治理方面,中国创举颇多。从中国理念、中国倡议到中国方案,无不效果彰显。其中,“一带一路”倡议、命运共同体理念等,居于提纲挈领地位。习近平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的演讲中提到,我们要将“一带一路”建成创新之路。创新是推动发展的重要力量。“一带一路”建设本身就是一个创举,搞好“一带一路”建设也要向创新要动力。
他向世界号召:我们要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加强在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纳米技术、量子计算机等前沿领域合作,推动大数据、云计算、智慧城市建设,连接成21世纪的数字丝绸之路。(记者 陈振凯)
- 【上一篇】机器人步入智能化新航道
- 【下一篇】我国开通全球首条量子通信干线 成功实现首次洲际量子通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