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2024欧洲杯投注官网-欧洲杯网络平台 > 信息化 > 规划政策 >
数字为乡村振兴赋能——《数字农业农村发展规划(2019—2025年)》擘画乡村发展新蓝图-2024欧洲杯投注官网
1月20日,农业农村部、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印发的《数字农业农村发展规划(2019—2025年)》(以下简称《规划》)正式对外发布。《规划》对新时期推进数字农业农村建设的总体思路、发展目标、重点任务作出明确部署,擘画了数字农业农村发展新蓝图。
数字乡村怎么建?怎样利用数字为乡村振兴进行赋能?如何让老百姓更有获得感?
农业数字经济方兴未艾
近期,地方两会正陆续召开。电商脱贫、淘宝村、村播计划、数字农业,成为中西部地区共议的热词。
在甘肃礼县,在电商扶贫带动下,短短几年间,“中国最便宜”的礼县苹果,逆袭成为“网红”,打响了品牌。
“电商打开了陇南特色农产品的销路,把原本只能卖往邻县的苹果,销往了全国,还卖出了好价钱。”甘肃礼县电子商务协会会长张常委介绍说。
党的十八大以来,数字技术不仅在城镇扎根生长,也正与农业农村实现着深度融合,农业新产业新业态竞相涌现,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升。
农业农村部发展规划司二级巡视员罗东介绍,近年来,我国农产品电子商务蓬勃发展,2018年全国农产品网络零售额5542亿元,占农产品交易总额的9.8%。基于农产品电商、农业遥感的大数据服务产品不断丰富,数字产业化创新发展。定制农业、创意农业、认养农业、云农场等新业态新模式方兴未艾,乡村分享经济逐步兴起,“互联网 ”农业社会化服务加快推进。2018年,农业数字经济占农业增加值的比重达7.3%。
当前,世界主要发达国家都将数字农业作为战略重点和优先发展方向,相继出台了“大数据研究和发展计划”“农业技术战略”和“农业发展4.0框架”等战略,构筑新一轮产业革命新优势。从国内看,随着我国农业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农业农村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优化发展结构、转换增长动力,为农业农村生产经营、管理服务数字化提供广阔的空间。
《规划》明确指出,当前及“十四五”时期是推进农业农村数字化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必须顺应时代趋势、把握发展机遇,加快数字技术推广应用,大力提升数字化生产力,抢占数字农业农村制高点,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让广大农民共享数字经济发展红利。
三大工程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
《规划》明确了数字乡村建设具体目标——到2025年,农业数字经济占农业增加值比重从2018年的7.3%增长到15%,农产品网络零售额占农产品总交易额比重从9.8%增长到15%,农村互联网普及率从2018年的38.4%增长到70%。
“为实现这些目标,《规划》围绕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的主线,提出了构建基础数据资源体系、加快生产经营数字化改造、推进管理服务数字化转型、强化关键技术装备创新等四方面任务,以数字农业农村建设最急需、最关键、最薄弱的环节和领域为重点,提出了国家农业农村大数据中心建设工程、农业农村天地空一体化观测体系建设工程、国家数字农业农村创新工程三大工程9类建设项目。”罗东说。
在重大工程设施建设方面,《规划》提出,要搭建统一开放的国家农业农村大数据中心,包括国家农业农村云平台、农业农村大数据平台、农业农村政务信息系统等,实现数据资源共享、智能预警分析,提高农业农村领域管理服务能力和科学决策水平。要建设天空地一体化的农业农村观测网络基础设施和应用体系,重点建设新型遥感卫星及地面应用设施和农业农村航空监测网络,并形成全国统一的农业农村地面物联网数据调查体系,从而实现对农业生产和农村环境等全领域、全过程、全覆盖的实时动态观测。另外,还要加快推进重要农产品全产业链大数据建设,打造数字农业农村综合服务平台。
“而其背后,目标都是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促进大数据资源的挖掘和利用。”农业农村部发展规划司战略与规划处处长李小军介绍说,例如江苏某智能化养猪平台,真正以数字化改变精准营养、科学育种等,把养猪企业、饲料企业、金融企业、政府部门链接到一个平台上,以全新的创新技术改变养殖产业链,让数字实现了产业化,让产业数字化、智能化。
形成多元主体参与的共建格局
从产业数字化到治理数字化,《规划》为数字乡村建设描绘出未来图景。从技术创新到资金投入,数字乡村建设离不开多元主体参与。
“各地要加大数字农业农村发展投入力度,探索政府购买服务、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贷款贴息等方式,吸引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引导工商资本、金融资本投入数字农业农村建设。”罗东说,要优先安排数字农业农村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用地,对符合条件的数字农业专用设备和农业物联网设备按照相关规定享受补贴。推进农业农村领域“放管服”改革,优化管理服务流程,营造良好发展环境。积极支持和培育壮大农业农村数字产业化主体。
为建设数字农业农村服务体系,《规划》提出,引导各类社会主体利用信息网络技术,开展市场信息、农资供应、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农机作业、农产品初加工、农业气象“私人定制”等领域的农业生产性服务,促进公益性服务和经营性服务便民化。
建设数字乡村,离不开社会参与,更离不开人才和科技支撑。
“要协同发挥科研机构、高校、企业等各方作用,培养造就一批数字农业农村领域科技领军人才、工程师和高水平管理团队。加强数字农业农村业务培训,开展数字农业农村领域人才下乡活动,普及数字农业农村相关知识,提高‘三农’干部、新型经营主体、高素质农民的数字技术应用和管理水平。”罗东说。
(来源:光明日报)